查看原文
其他

时代的召唤 青春的奔赴——我校举行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

重师大新闻中心 重庆师范大学
2024-10-09



清风徐过七十载,花盈花落又桃李。9月24日上午,我校在大学城校区、北碚校区举行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开学典礼通过重庆师范大学官方抖音号、微博、视频号,西部重庆科学城视频号同步直播,浏览量2.5W。

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滑动查看图片)


全体在家校领导、各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学院学生工作分管领导,新生年级辅导员、承训部队教官、2024级全体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典礼。副校长杨如安主持典礼。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如安主持典礼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徐徐升起,开学典礼拉开序幕。


校领导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正式佩戴校徽,标志着6295名本科生、2774名研究生新同学正式加入重师大家庭,成为一名自强不息、躬行师道的重师人。


校领导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


教师代表,全国优秀教师、职教师资学院申仁洪教授寄语新同学,要仰望星空、保持心中的理想国,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明确自己在强国建设进程中的责任担当,不断涵养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要脚踏实地、行好足下的奋进路,上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次实验、完成好每一次作业、精读好四十本立得住站得稳的书...,以行动改变认知,抓住机会,塑造自身,无愧于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职教师资学院 申仁洪教授发言


高年级学生代表、地理与旅游学院2021级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刘江杭同学分享了自己大学三年的成长经历。她勉励新同学们要多读书,精读专业,文理兼修;要勤实践,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要立长志,志存高远,奉献祖国;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挺膺担当,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光彩。


2021级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 刘江杭发言


本科新生代表、文学院2024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马菲娅同学在发言中表达了成为重师人的自豪与幸福。她谈到,许多优秀的学姐学长们谨遵“要在社会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的殷殷嘱托,走进藏东秘境,扎根边疆,投身强国建设。如今,接力棒传递到了新生的手中,他们将以学姐学长为榜样,立大志,勤实践,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土地,用双手触摸理想的蓝天,用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让努力为时光所见,在奋斗岁月里绽放绚烂花朵,在拼搏旅途中点亮梦想星光。


2024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马菲娅发言


留学生新生代表、国际汉语文化学院2024级汉语专业卡佳同学在发言中表示,在这里领略到了多元文化的碰撞、互补、融合,也感受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向往幸福的共同愿望。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留学生们将以开放的心态去拥抱全新的环境,积极与各国同学友好交往、相互学习;也乐意成为全球人文交流的使者,把各自国家的文化带来中国,更把中国的文化与发展成果带回祖国。


2024级汉语专业 卡佳发言


研究生新生代表、数学科学学院2024级数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余江琼同学在发言时谈到,学习、考试并非为了检验某些事,而是给自己一个扬帆起航、追寻梦想的机会。在新的人生起点上,我们要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坚定不移地秉承和发扬重师精神。现在的我们正是青春之时、奋斗之时,不仅要在学术上精益求精,更要心系国家,情牵社会,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级数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余江琼发言


学校党委书记张艳代表学校向承训部队赠送锦旗,对承训教官在军训期间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校党委书记张艳向承训部队赠送锦旗


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国胤作题为《时代的召唤 青春的奔赴》的讲话,向加入重师大家庭的9069名新生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祝贺。他谈到,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重师精神最好的传承就是接过接力棒,不断弘扬和践行。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国胤讲话


王国胤校长指出,青年的成长,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时代的召唤,就是青年的青春奔赴。同学们需要读懂历史之变、时代之变、中国之变,明辨发展方向、掌好人生之舵。面对机遇与挑战,面对时代召唤,如何以“个人之变”服务于社会之变,是需要同学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新同学开启人生新的旅程之际,他用“三句话”与全体同学共勉:


第一句话,涵养“兼济苍生、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树立崇高理想。对党忠诚、矢志报国的坚定信仰者,赓续精神血脉,厚植家国情怀,把个人的梦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将“愿得此身长报国”内化为自觉行动,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书写“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人生新篇章。做志存高远的执着追求者,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既树立青云之志,也脚踏实地、坚持坚守,将人生追求融入国家发展蓝图,将服务国家发展作为毕生追求,将解决重大科技难题和工程问题作为机遇和责任,在施展才华中实现精彩人生。


第二句话,激发顽强拼搏、务实进取的奋进力量,练就过硬本领。做专注笃行的不懈奋斗者,珍惜美好而转瞬即逝的大学时光,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树立“知识复利”意识,提升数字素养,坚持“生成性学习”,以持之以恒的韧劲,不断练就真本领、习得真学问,为成大才、担大任打牢坚实基础。做创新争先的务实开拓者,主动培育创新思维,涵养创新品格,敢于尝试,勇于突破,在挑战中锻造解决“真问题”的真本领,在科技创新中激扬青春理想,让创新为青春绽放光芒。


第三句话,勇担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时代使命,展现价值担当。做融通发展的多元跨界者,在学好专业、打牢基础的同时,走出“社交孤岛”、冲破“信息茧房”,敢于打破学科壁垒,不拘于课堂所讲、专业所学,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课堂、选修课等资源,广泛吸收不同学科的思想、方法和知识,尝试开展跨领域的学习研究,在融合发展、多元发展中发现新可能、寻找新突破,在兼容并包、融会贯通中厚积薄发、绽放光彩,奔赴科技创新更加浩瀚的星辰大海。做知行合一的模范践行者,发扬不怕吃苦、敢于吃苦、善于吃苦的精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淬炼青春底色,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最后,全体师生齐唱重庆师范大学校歌,开学典礼落下帷幕。




重师故事

倒计时26天


改名重庆师范学院


六十年代,为适应教育领域发展变革,重庆师范专科学校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践行“教育先行”的理念。

1960年9月8日,四川省高教局通知:“同意将重庆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重庆师范学院”。听闻消息,全校师生备受鼓舞。学校也在此后迎来了大发展,被批准招收4年制本科学生,教职工和学生人数得到快速增长。

同年,时任全国文联主席的著名文学家、诗人郭沫若先生亲自为我校题写“重庆师范学院”“重庆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名。这既是对学校办学成就和办学特色的肯定,也是对学校未来发展的鼓励和期许。






图片 | 邓桂华 刘嘉骏 张译心 

采写 | 王银银 董虹麟

重师故事 | 杨天虹 葛伊玲

排版 | 王银银 桑嫣琪

执行编辑 | 刘耀杨 董虹麟 李璟妍 蒋欣蕾

责任编辑 | 胡帆 孙小珂 蔡童

往期回顾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重庆师范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